
行业热点
会活征报
采购意向
招标公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敲定“十四五”施工图
作者: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2022-07-21 22:45:56 浏览次数:25627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推动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
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导向有效落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全面形成,城市群承载人口和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重点都市圈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轨道上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建成。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有序疏解,大中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小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开发边界全面划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50万亩以内,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燃气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深入推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建立,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在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实施方案》明确,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顺应城市发展新趋势,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城市,打造人民高质量就业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八大任务:
一是增加普惠便捷公共服务供给。优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二是健全市政公用设施。优化公交地铁站点线网布局,完善“最后一公里”公共交通网络,完善停车设施体系,推进水电气热信等地下管网建设。三是完善城市住房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四是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重点在老城区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五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加大内涝治理力度,推进管网更新改造和地下管廊建设。六是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促进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成长、集聚和发挥作用,优化营商环境。七是推进智慧化改造。推行城市数据一网通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八是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治理水、大气、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等污染,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九是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文城市建设。保护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方面,《实施方案》明确,要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聚焦空间治理、社会治理、行政管理、投融资等领域,推动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提出六大任务: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优化居住、工业、商业、交通、生态等功能空间布局,加强城市风貌塑造和管控。二是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实行增量安排与消化存量挂钩,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打造站城融合综合体。三是提高街道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物业服务覆盖率。四是健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五是优化行政资源配置和区划设置。科学配备、动态调整人员编制,优先满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用编需求。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完善镇和街道设置标准。六是健全投融资机制。夯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宽放活社会投资,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推动政府投资聚焦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公益性项目。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开发建设运营。防范化解城市债务风险。
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必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提出七大任务:
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二是开拓乡村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各级财政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城乡融合发展,逐步提高地方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三是引导城市人才入乡发展。推进城市教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乡村,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依法享有相关权益。四是推进城乡一体规划设计。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五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促进向村覆盖、往户延伸。六是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补充的多元化乡村经济。七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此外,《实施方案》还确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协调、加强监测评估等保障措施。
地方站点 欢迎加盟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重庆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甘肃 青海 陕西 河南 山东 山西 安徽 湖北 湖南 江苏 四川 贵州 云南 浙江 江西 广东 广西 福建 海南 内蒙古 宁夏 新疆 西藏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自然资源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财政部
-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房资委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
- 【合作媒体】新华社|新华网
- 《人民日报》|网
- 《经济日报》|网
- CCTV |央视网
- 《光明日报》|网
- 《工人日报》|网
- CNR |央广网
- 中国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青年网
- 学习强国网
- 《中国建设报》|网
- 《中华建设》网
- 《建筑时报》|网
- 《中国房地产报》|网
- 《中华建筑报》|网
- 《中国建材》传媒网
- 《中国能源报》|网
- 《中国城市报》|网
- 中国建筑装饰网
- 《中国建材报》网
- 《中国交通报》|新闻网
- 《中国企业报》|网
- 《中华民居》杂志|网
- 《中国环境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网
- 中国工业新闻网
- 中国政府采购新闻网
- 中国旅游新闻网
- 中国文化传媒网
- 《陕西市政》杂志|网
- 华侨传媒网
- 发展报道网
- BRTV|北京时间
- 中国新媒体信息网
- 中国传媒联盟网
- 中国文旅新网(中国采风网)
- 中国新文艺网(新文艺网)
Copyright ©2016 建媒网 版权所有All Right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京ICP备16046669号-1 中建传媒统一热线电话:010-58448787 E-mail:zhongjianchuanmei#126.com(将#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