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在武汉举行时间:2023-07-04 7月2日,2023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年会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今日国土》杂志社协办。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暨南大学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部分省市科协负责人的200余位专家、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其中《今日国土》论坛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达一万余人次。年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挑战和方向。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许光洪,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席柳忠勤,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等参加年会。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王力哲主持。 王焰新、许光洪、柳忠勤分别致辞。王焰新说,本次会议面向国家宏观决策的重大需求、聚焦国际学术前沿,为共同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推动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许光洪强调,学会要坚持以保障国土安全为己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研究学会。柳忠勤表示,在地方领导的支持和学会成员的努力下,国土经济学会一定会为国家开发战略与地方发展政策做出更多贡献。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刘燕华、王焰新、许光洪和柳忠勤为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学术基地”揭牌。肖金成和安树伟代表学会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授予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牌匾。 本次年会由主旨报告会场及分会场组成。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刘军萍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龚健分别主持上午和下午的主旨报告学术研讨。 刘燕华作题为《绿色创新与竞争》主旨报告,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他对创新和竞争的认识,认为现阶段我国首先要通过绿色创新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对于产业变革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做的问题,刘燕华分别从创新平台、逆向创新和无形资产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杨开忠从学术和政策上解释了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他提出I-NEE的生态经济学综合分析框架,并对该模型的内容、应用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做了全面、深入的阐释。 肖金成深入解读了如何构建区域新发展格局,从多元化视角阐释了城市群、经济圈及发展轴的基础概念、内涵与形成过程。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树伟教授通过分析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提出高质量发展的二十四字内涵,提出要构建“三纵四横一沿边”的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黄征学研究员分享了国土空间规划演进历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格局和政策、新一轮全国国士空间规划的重点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沈体雁介绍了设计开发中国工业用地申请、获取、匹配及交易计算机原型系统的工作。以期通过这类平台,将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转变为市场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田莉教授从土地发展权的历史演进出发,阐述国家治理与土地发展权的配置逻辑,指出空间规划是土地发展权的重要工具,“权力-权利”的平衡应成为空间规划治理体系的重要出发点。 胡守庚系统梳理了中国国土空间治理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土空间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从治理理念现代化、体制法治化、主体多元化、方式精准化、手段智慧化等发展方向,提出了未来中国自主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现策略。 年会共设立4个分会场,专家学者分别就“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前沿” “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建模与实践” “空间优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空间治理与乡村振兴”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本次学术年会闭幕式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宽裕主持。闭幕式上,各分会场代表总结交流情况,肖金成宣布下一届学术年会承办方为成都理工大学。(记者梁晓勇 胡延恒 通讯员杨剩富 梁雨 汪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