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 2023(首届)国际零碳城市大会暨零碳建筑博览会在京召开时间:2023-07-04 “城市零碳化”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势所趋,更是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基石。 为践行国家“双碳”重大战略,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支持下, 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联慕尼(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科”)联合主办的“ACT 2023(首届)国际零碳城市大会暨零碳建筑博览会”(简称“ACT大会”)于近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ACT大会以“零碳建筑领航·城市绿色更新”为主题,锚定建筑领域,聚合学术及科研之顶级力量以推动高水平、绿色、节能、低碳的中国城乡建设发展,设置了“国际零碳城市大会”综合性论坛,近30场专业领域专题论坛。大会开幕当天,20余位城乡建设相关领导、院士、大师、学者、嘉宾;300多位建筑领域资深专家及千余人建筑领军企业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展会期间,超4000余名建筑领域从业者到场,臻享“零碳”建筑的思想盛宴。 中国建科 “碳”建美好生活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建科携所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简称“华北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标准院”)、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亮相ACT大会,分享绿色、低碳、生态技术成果,展示的最新技术实践。
“天府农博园主展馆、青岛中德生态园中德未来城D2组团“零碳试验区”、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景观系统及慢行系统规划设计……这是标准院提出从部品到设计,再到施工、运维,最后到城市管理的建筑业领域CCTC综合降碳模式,通过绿色低碳建筑部品研发、选材咨询,认证技术服务和检验检测服务提升建筑安全、延长寿命、实现减碳;通过建立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推动未来城市低碳高效智慧管理;通过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实现施工减碳;借助合理降低用能需求、提高系统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和降低材料消耗等措施,实现建筑运行降碳。”中国建科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华北院则通过系统化研究与实践,提出 “安全、高效、生态、低碳、智慧”的绿色市政基础设施整体发展思路,构建系统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涵盖环境、能源和交通3个市政板块,集成融合市政空间、市政景观和智慧市政3个维度、17个主要专业方向,进一步推进市政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时,围绕城镇水系统高质量发展目标,创建所有涉水设施全统筹、非常规水多源多级净化利用、水质水量保障及动态联动联控的缺水型生态城市水系统构建与智能管控成套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于5月9日在中国建科揭牌。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是我国“双碳”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对于突破建筑绿色低碳领域技术瓶颈,整合建筑绿色低碳领域产业链创新资源,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未来,中国建科将集聚各方力量,将国创中心建成共建共治、共享共进的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构建新型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支撑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以“五化”理念,攻关6大技术方向,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立全链条联动体系,提供绿色-低碳-零碳-负碳等方向系列技术产品,产出一批高水平标志性科技成果,为积极打造我国建筑绿色低碳领域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贡献智慧和力量。 立邦分享全价值链低碳行动 立邦携建筑低碳节能相关产品及三大场景化解决方案亮相ACT大会,聚焦低碳节能技术在住宅类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建筑行业深度共享全价值链低碳行动。
立邦在ACT大会上展出了包括被动式超低能耗全场景解决方案、装配式一体化全场景解决方案以及双核气凝胶节能系统的三大场景化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节能场景需求,满足北上广等全国用户对住宅舒适度高标准、低能耗的需求。 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全场景解决方案中,可应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能源需求,保证室内舒适度,并提供从地到墙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助力构建更舒适,更健康,更低碳的可持续超低能耗建筑。针对严寒及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被动房、零碳及近零碳建筑,在围护系统外墙,通过以石墨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为基础,通过增加断热桥设计和气密设计,助力实现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提升。而在建筑楼地面,使用创新型产品立邦高分子隔声保温材料,配套石膏自流平,构建建筑楼地面隔声保温一体化系统,满足“声”舒适新体验,提高人居品质。 此外,建筑行业节能降耗,是推动 “双碳”目标实现的重点领域,立邦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提升建筑能效,是助力低碳建筑发展的重要实践。此次发布装配式一体化全场景解决方案,包含装配式内装板系统、装配式干法地暖系统及节能装饰一体板系统,为建筑带来从里到外,从底到面,涵盖墙顶地的全体系低碳装配式一体化产品,助力项目提升建筑装配率, 并以符合绿色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绿建三星材料有力助推绿色建筑的星级评定。 针对于长江以南区域绿色建筑及低能耗被动房建筑的建造改造需求,立邦推出双核气凝胶节能系统,气凝胶保温系统和反射隔热冷墙面技术双核驱动建筑超低能耗,冬暖夏凉,助力建筑围护结构提高节能效果,从而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中建生态环境集团让中国校园绿色无废 绿色无废校园不仅可降低碳废排放、提高运维质量、提升环境品质,同时也让绿色无废校园成为绿色科技创新的第一实验室,绿色人才培养的第一教室。 中建生态环境集团在本次展会中以“绿色无废校园设计与运营”为专题展示了以绿色校园建设为基础,融合无废校园发展理念,从宜人环境、低碳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三废治理、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物流交通和智慧运维七大维度形成绿色校园技术体系,进而形成以多能互补高效综合能源、校园自循环节水系统、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碳管理系统及服务为核心的配套支撑产品体系,同时协同操作性强、落地性强的商业模式,加强了绿色无废校园的建设运营。
该集团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本次参展的亮点是校园废弃物的本地化处理。 危废处理——化学危废液源头智能化减量设备:采用化学危废液源头智能化减量工艺技术。该技术在产废源头对化学危废液进行高温分级热裂解处理,可以在产废源头实现化学危废液“零”储存、不过夜、不“跨院墙”,有效解决实验室化学危废液临时储存过程中的泄露、污染以及引起的中毒、火灾等安全环保事故和隐患,中转运输过程中泄露、挥发、火灾、爆炸,感染等安全隐患。同时在处理废液种类和数量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危废液处理参数数据库。进行危废液处理时,根据检测到的危废液性质,设备自动到数据库中匹配相同或相近成分的危废液处理工艺参数,实现“精准”智能化处理,避免所有危废液同一处理工艺参数的同质化处理。 餐厨处理——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厨余垃圾中含有大量营养成分,是资源化再利用的好原料,该系统利用物理式处置方法充分保留了厨余垃圾的营养成分,可以将厨余垃圾处理加工成有机肥料、有机饲料、燃料,最大限度地提高厨余垃圾的利用率,并且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排水、气体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处理后的固体达到有机肥标准。该系统日常分拣及运转均可 24 小时自动作业,全年无休,且规格多样,占地面积小,便于投放在中小型垃圾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 此外,中建生态环境集团还结合海绵工程对校园雨污进行分质处理,中水用于冲厕、绿化浇灌;通过光伏车棚、光伏充电/换电设施、光伏座椅、光伏驿站等,建设校园光伏电站和光伏市政设施,实现绿电服务全覆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