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创造价值
更多

资源平台 传播门户

首页 >> 城乡建设 >>乡村振兴 >> 楚雄市苍岭镇:夯实农业“耕”基 打造丰产良田
详细内容

楚雄市苍岭镇:夯实农业“耕”基 打造丰产良田

时间:2023-09-25     作者:来源:中国建设传媒网【转载】   阅读

图片1.png

楚雄市苍岭镇推进“三区四带”产业布局,努力争做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标杆排头兵。图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通讯员 黎艳娇 摄)

□ 记者 王国鉴 通讯员 董光敬

时下,楚雄市东华镇连片稻田满目金黄,稻穗在微风中起伏,与村庄、群山相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田园丰收彩画。楚雄市14.51万亩水稻已进入收获期,预计总产量达8.43万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等农业基础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离不开耕地这个“关键变量”。近年来,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采取硬招实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构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全力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稳增不减,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全州农业农村部门通过组织实施高稳产农田建设,随着“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改善和综合配套完善,实现从“望天田”到“高产田”、“冬闲田”到“增收田”蝶变,改变了过去旱地缺水、田间路况差、农机车辆难下地等状况。

通过综合施策,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数据直观呈现:今年,省下达楚雄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9.75万亩,其中第一批任务7.77万亩、第二批任务11.98万亩。截至8月底,第一批完成建设面积18.59万亩;第二批计划9月下旬开工,2024年4月完工。截至2022年底,全州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08.53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总量的41.66%,占366.0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56.97%。

与此同时,在全州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牵头组织下,各地组建和充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专班力量,下沉田间地头,抢抓时间节点,对新开工项目提前介入并加强项目跟踪监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22年冬到2023年春补充耕地项目有序推进。截至8月底,全州补充耕地通过审查项目213个,预计产生耕地数量指标5884亩、水田规模指标42461亩。其中,开工项目182个,预计产生耕地数量指标3998亩、水田规模指标37635亩;栽种项目171个,折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4181亩;完成外业验收项目160个,预计产生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6015亩。

除了耕地要素,种子也是粮食生产的源头。楚雄州大力实施“科技强州”战略,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聚焦科技创新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与发达地区及高校的技术交流合作,创新融合传统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等。其中,“楚粳”系列高原粳稻研发向优质化转型,技术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楚粳”水稻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约占云南省适宜稻区面积的85%,育成品种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欢迎。

目前,全州通过采取集中连片、节水高效、稳产高产、技术培训等措施,做足粮食安全“责任田”文章,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土地产出提高,群众收入增加,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势头显现。通过技术指导,采用施加有机硒肥等方法,在禄丰市勤丰镇高楼村委会“旱改水”地块试种80亩富硒水稻,经过云南云测质量检测,大米每公斤含硒0.21毫克,大米每公斤售价12元,试种取得成功;在禄丰市黑井镇,对整治后的耕地因地制宜种植不同农作物,今年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600亩荞麦,预计可产荞麦120多吨,产值可达36万元。



  • 电话直呼

    • 010-58448787
    • +86-15001322531
  • 建媒网

seo seo